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最新消息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
三星分局99年4月份預防犯罪宣導

日期:99-04-01    聯絡人:    聯絡資訊:

三星分局99年4月份預防犯罪宣導


第一則:
假檢警詐騙「偵查不公開」害人!

高雄張姓婦人遭控制半年,歹徒到家取款11次!
高雄市張姓婦人在去年(98)莫拉克颱風後的88水災當日,接獲假檢警詐騙電話,歹徒先以電話費未繳提醒她可能個人資料外洩,次日又假冒檢察官來電說她個人資料遭歹徒冒用,且已涉嫌一件槍擊殺人案,再以必須「監管帳戶」及在「偵查不公開」情況下,半年期間,婦人憂心家人受到連累,竟聽從歹徒指令,將退休金定存解約、辦理優惠貸款、標會、將房屋及人壽保單抵押貸款,歹徒共11次到她住家拿錢,並說她所交出的錢只是暫時保管,農曆春節過後,即會自動撥款進她的帳戶,但她苦等到3月初,遲遲不見入帳,向165詢問後才發現被騙。警方呼籲,檢警辦案不會在電話中進行,但「偵查不公開」卻經常成為歹徒電話詐騙說詞,民眾若接到涉嫌詐欺、洗錢的電話,請謹記「一聽、二掛、三查證」口訣,以免遭受身心煎熬與財產損失。

高雄縣的張姓婦人(64歲)是退休的小學老師,平日與子女共住,但因早年喪偶,白天都是獨自在家,去(98)年莫拉克颱風8月8日上午,她接到冒稱電信公司歹徒來電,說她可能遭歹徒冒辦門號,現在正在追查中,如是詐騙集團所為,就可以不必繳積欠的電話費,次日,自稱是檢察官來電要她檢查家中是否遺失證件?她檢查後發現土地、房屋所有權狀不見了,驚慌不安的她,又聽到檢察官說她涉及一件槍擊殺人及洗錢、偽造文書案件,這些可能是歹徒冒用她的個人資料所為,為了證實她的清白,必須據實陳報自己及子女的財產狀況,並設法將現有存款、土地、房屋全都轉為現金,以免遭歹徒冒用名義領走,財產要交給法院保管,書記官會到家中取款。於是她將定期存款解約,房屋、土地設定抵押貸款,人壽保單抵押,3個互助會結標領錢,98年的8-12月歹徒共到她家10次,領走上百萬現金。


99年1月底歹徒又要求她去辦貸款,結果又拿走100萬,直到2月初,歹徒見她好騙,再度來電說她的個人資料又被冒用,涉及詐領保險金,要她籌錢交保證金,本要向銀行貸款的她,被銀行告知已無錢可貸,歹徒得知她已被「詐」乾,就說要結案了,要她過年後等銀行入帳,法院會將代保管的錢匯進帳戶,但到3月初都未見入帳,進郵局詢問,看到牆上張貼「165海報」,向165詢問才發現被騙,半年都未能查覺遭詐騙的關鍵,是歹徒每日至少3通電話追查她的行蹤,並假冒法官以「偵查不公開」要求她不得向任何人透露,她個性本就內向,平日沉默寡言,守口如瓶的她,只希望快點結束司法調查,只想保護家人不受連累,竟不知是一場詐騙噩夢。

第二則:
歹徒駭帳號,假扮好友誆買遊戲點數!

您是否曾經申請過網路帳號,但是卻有一段時間未曾上線使用?閒置不用的帳號,近期成為歹徒駭客入侵的主要對象,歹徒在竊取msn帳號後,再以該帳號上網路即時通,假冒本尊與親友閒話家常,待熟悉感與信任度建立後,歹徒謊稱有事無法出門,要親友到超商代買遊戲點數,等本尊受到代買親友詢問時,才發現是帳號遭盜用,想不到,帳號被盜用竟成為詐騙幫兇。


警方呼籲,使用網路msn即時通與親友聊天時,若遇到親友突然提出代買要求,就要提防帳號遭盜用問題,可以主動向這位親友提問一些共同經驗問題,如老師姓名、最近一次結婚同學姓名等,或可直接電話聯絡親友,待確認後再行動,以免被騙。


吳小姐在2月21日上MSN聊天,突然一位很久未上線的同事(小文)與她聊天,吳小姐聽說她最近又生了小寶寶,兩人就一直談著這個話題,談了約30分鐘後離線,過了3小時後,吳小姐再度上線,小文此時卻提出請她幫忙買遊戲點數的要求,當時她覺得很怪,還問對方:「有這麼急嗎?」對方回答:「真的很急,是要幫一個國外朋友玩開心農場,但因小寶寶感冒了,無法出門,才會請妳幫忙。」。吳小姐就到超商買了一張面額999元的點數卡,並上線告訴小文序號與密碼,另外也給了自己的銀行帳號,請對方把幫忙買的錢轉給她。第二天,她上線聊天時,卻看到小文說她帳號被盜用,還提到冒名歹徒會要人幫忙買遊戲點數,她才發現被騙了。事後吳小姐將她的遭遇寫在台大批踢踢的反詐騙板上,希望更多人看見後有所警覺,不要再上歹徒的當。

本案歹徒以駭客入侵手法,竊取小文帳號後,再冒名上MSN與人攀談,問被害人:「知道我是誰嗎?」當事人會以為是好友上線,當然就毫無設防的與歹徒聊天,為避免被害人懷疑,第一次的攀談不會立刻提出幫忙買遊戲點數的要求,歹徒耐心等待被害人第二次上線,才以不能出門、急著要用的理由,提出代購遊戲點數要求。警方呼籲,網路帳號已成為駭客入侵目標,用於拍賣詐騙或是代購遊戲點數,民眾若有一段時間不使用網路帳號,可向網站申請停用,以免閒置過久遭歹徒利用,另針對收到電子郵件或聊天室的好友傳來訊息,提出借錢或代購要求時,最好以電話聯絡本尊確認訊息的正確性,面對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生活,如果看到必須付款的訊息出現,一定要養成查證習慣,以免被騙。
 

 

 

上版日期:99-04-01

close